首页> 大话社区>正文

伪满洲国武器变国学经典?家长醒醒!这书少儿不宜

2019/6/19 13:56:32 来源:互联网 编辑:匿名

【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“家长会了么”:孩子,遇见你,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】

下面这张图摄于今年年初,长沙市开福区三角洲社区的迎新春文艺汇演。来自艾弗瑞教育集团的孩子们正在表演他们的节目:声乐朗诵《弟子规》。

揭秘山寨教育机构最推崇的国学经典:这书少儿不宜

各位家长可能已经有所察觉,像这种在办学资质上可能存在严重bug的教育机构,往往喜欢把国学挂在嘴边,并且尤其推崇《弟子规》。

《弟子规》,一本没有几个家长真正读过,却被不少家长奉为圭臬,并希望孩子熟读的小书。

很遗憾,如果我们真的以“国学经典”的标准来衡量《弟子规》,那它不过是国学界的又一个“艾弗瑞教育”罢了。

甚至单从作者资质来说,《弟子规》的问题更严重。

所谓资质,简单讲就是够不够格。

我们找几本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传统童蒙读物,看看这些作者的资质如何:

《三字经》作者王应麟,19岁举进士,对经史子集、天文地理颇有研究,长于考证,撰《玉海》二百卷,堪称当时科举考试的百科类第一参考书,笔记《困学纪闻》以考证为特色,居“宋代三大笔记”之首;

《千字文》作者周兴嗣,南朝著名史学家,博学善文,梁武帝拓下王羲之碑文共千字,嘱周兴嗣编成便于吟诵记忆的韵文,周一夜作成,须发皆白。也就是说,《千字文》在当时是为教育皇子皇孙所作,其权威性严肃性可见一斑;

《声律启蒙》作者车万育,32岁举进士,以性情刚直闻名天下,车万育授户部给事中一职,常直言面对皇上,专拣当务之急和他人咋舌难言之事上奏,学识品行皆不在话下。

所以在科举时代,一个人的国学水平如何,大致可以参考两个方面:一看功名出身,二看文章风评。

换言之我们判断某位作者的资质,要么看官方认证,要么看民间举荐

可惜《弟子规》的作者李毓秀,这两方面都不达标。

揭秘山寨教育机构最推崇的国学经典:这书少儿不宜

李毓秀终其一生都只是没能中举的秀才。当然我们完全没有看轻秀才的意思:蒲松龄、吴敬梓都是落第秀才,但他们另辟蹊径终成大家。

然而李毓秀的《弟子规》,单从文本来说,在清代也几乎没有形成任何影响力。

清代大家之中,有人是以《弟子规》作为启蒙读物的吗?根本没有。

讽刺的是,《弟子规》真正被写进历史,是在李毓秀过世二百余年之后:日本占据东北后建立伪满洲国,“大善人”王凤仪的万国道德会就大力推广《弟子规》。

如今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,《弟子规》仍然是日本在伪满洲国大搞奴化教育的重要证据。

揭秘山寨教育机构最推崇的国学经典:这书少儿不宜

所以李毓秀真的很尴尬:他非但没能靠著书立言扳回一城,其作品反倒被历史的渣滓如此利用一番。

然而这几乎是必然——《弟子规》所暴露出的思维局限性和灌输式的命令口吻(全文1080字,包含43个“勿”字),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定会被重新挖掘出来,当做天然的洗脑工具。

这样的狭隘,非蠢即坏。

《弟子规》的狭隘,在开篇头一句就完全掩盖不住。尽管李毓秀紧紧抱住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流量的大腿,然而也正是从这头一句起,孔老夫子的棺材板就压不住了。

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悌,次谨信。

好大的一面旗帜!这句话告诉我们:《弟子规》完全是按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订而成。

真是这样吗?《弟子规》恰恰是从总纲要的部分起,就开始偏离孔子的原意。

论语原文是什么?《学而篇》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
看出区别了吗?毛病就出在“首”和“次”这两个字。

在孔子那里,孝悌谨信是一体,谨信是达成孝悌的一种必要涵养,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谨信,也就谈不上什么孝悌。然而到了《弟子规》这里,孝悌被偷偷置换到了最高顺位,有了这个先决条件,愚忠愚孝的道路已经铺开。

父母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

父母教,须敬听。父母责,须顺承。

如果说“弟子规,圣人训”是前言,那么上面这四句就相当于“abandon”,而“abandon”是真的会记一辈子的。

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么重孝道,可是各位,我们的老祖宗从来不会如此不加辩证的看待忠孝问题。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有“舜之不告而娶”,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有“武之不葬而兴师”。

所以公元前300年的中国人就已经有了权宜的智慧,结果在整整两千年以后,有人却开了历史的倒车——父母的好恶而不是事件本身的逻辑,成了真理的唯一标准

亲爱我,孝何难。亲憎我,孝方贤。

《弟子规》反人性的本色,在这一句里展现的淋漓尽致。我们都知道父慈子孝,这是一种原生的感情诉求,子感于父之慈而孝,合乎逻辑,合乎人性

这里必须再一次强调,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,从来没有漠视逻辑与人性:南北朝时期的《颜氏家训》直截了当的指出,“父不慈则子不孝”。

所以,“亲憎我,孝方贤”,在被亲人所憎恶的条件下还能做到孝,才是大孝?岂非荒唐!

我们还是看看正版的论语怎么说。有人问孔子,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,孔老夫子的回答再一次展现出他的硬汉形象,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(《宪问篇》)

什么叫“以直报怨”,就是叫你该怼回去的时候,一定要怼回去!

谏不入,悦复谏。号泣随,挞无怨。

这又是一个开倒车的例子。李毓秀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做儿女的劝谏父母,如果父母不听劝,就应该换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次劝谏,可惜啊,父母还是不听,这让做儿女的感到伤心难过,但即便是父母被劝到恼羞成怒动手打人,做儿女的也应没有怨恨。

这是孔子的教诲?孔子的原版是这样说的:“事父母几谏。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仍然是微小却关键的一个差别,就是这个“几”字。

“几”,可以有两种理解,婉转的,或是微小的,但无论哪种理解,都能体现孔子这个老头儿的人生智慧:

如果解释为婉转,那孔子的核心意思,是说劝谏父母要讲求方式方法,引导的角度要巧妙(而非仅仅关注父母的情绪)

如果理解为微小,则更具实用性,意思是在父母有犯错苗头的时候就及时劝告,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

至于“挞无怨”,这就更加不符合孔子的人设了,因为事情真到了要动手的程度,孔子给出了很明确的建议:

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”(语出《孔子家语?六本》)

这境界是不是高下立判?

事死者,如事生。

到这一句,《弟子规》已经连偷梁换柱的工作都懒得做,然后彻底站到了孔子的对立面。

我们想象“事死者,如事生”一个最直接的行为:死者生前所好,我们应该原原本本的烧给他

比如死者生前酷爱收集古玩字画,那我们就应该把他所爱的真迹烧过去,赝品都不行;比如死者生前是铁杆果粉,那我们就应该把iPhone、ipad、iwatch、Macbook等等全部买了烧给他,而不能只在纸上画个咬过的苹果了事。

所以按照“事死者,如事生”的逻辑,必然能推出殉葬的结论,而这是孔子极力反对的:“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,不殆於用殉乎哉!”(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
孔子不但反对周朝的人殉制度,甚至提出“为俑者不仁”,全因俑本身太像活人了。

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孔子哪里想得到,在公元2019年,还有人在诵读如此可怕的规则。

弟子规少儿不宜乃至成人也不宜的语句还不止这些,我们再试举几例:

事虽小,勿擅为,苟擅为,子道亏。

刘备的原话是,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与之相比,李毓秀只剩了一副苟且又猥琐的面目:什么时候我们判断事情该做与否的标准成了大小而不是善恶?《弟子规》还有诸如“不关己,莫闲管”、“话说多,不如少”的论述,也是秉持类似的取向。

或饮食,或坐走。长者先,幼者后。

看到这句话,很自然就联想起了一件往事:1994年12月的一天,中国西北部某城市一场汇报演出现场,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点燃突发火灾,正是混乱中那一句“XX先走”,最终造成325人葬身火海,其中的288个,是祖国的花朵。

道人善,即是善。扬人恶,既是恶。

前一句是典型的单线思维,伪善之人尤其爱这前一句,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,判断真伪的能力似乎比粗暴的判断善恶更重要;后一句更是一派胡言,勇敢揭露社会的丑恶,在这里竟也成了恶?

亲有疾,药先尝。

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《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》,临床研究必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简称CFDA)审查批准,所以“亲有疾,药先尝”本身已经违法。从实操层面讲,这是整篇《弟子规》最最危险的一句,如果孩子读到这一句没有家长陪同,后果不堪设想。

言语忍,忿自泯。

遇到争议和不满而不去表达,心中的愤恨就能自行消除?维持这种表面和平,只会令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和危险。

居有常,业无变。

我们且不说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是不是能直接打脸《弟子规》,单是“业无变”这三个字,在当代职场分分钟就能演化成固步自封的同义词。

********

不过有趣的是,如果你真的通读过《弟子规》全篇,会发现其糟粕主要集中在“总叙”、“入则孝”、“出则弟”这靠前的三个部分中,而在之后的“谨”、“信”、“泛爱众”、“亲仁”、“余力学文”等篇幅中,倒也不乏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观点。

比如在讲述礼仪的“谨”篇中,有些细节对孩童是有指导意义的,像是“宽转弯,勿触棱”这句,教给从小活泼好动的孩子,倒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。

公平的来讲,以现代社会的人伦价值观来检视《弟子规》,这只能说是一部瑜不掩瑕的作品。

所以如果家长实在想要孩子读《弟子规》,我们建议从“谨”篇开始往后读,并且时刻牢记原文中的这一句:“心有疑,随札记。就人问,求确义。

其实按照《弟子规》在结尾所示,“非圣书,屏勿视。蔽聪明,坏心志。

那么《弟子规》真的不读也罢。

(关于这个“不读也罢”,甚至也是官方的意思,各位家长有兴趣不妨打开百度贴吧搜索“弟子规”一探究竟)

当然对家长来说,孩子读任何书都应该尽量在一旁加以解释说明,毕竟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多是靠父母自身的点滴引导。

如果家长的认知水平和辨证思维能够达到要求,那哪怕是面对《弟子规》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未尝不可。

【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“家长会了么”:孩子,遇见你,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】

刚学说话的孩子,竟然一开口就是国骂

  • 幽默搞笑
  • 预测未来
  • 离奇事件
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提供任何保证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.
COPYRIGHT © 2014-2024 591.info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广告合作联系邮箱:591info@2980.com. 版权所有 591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