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未解之谜>正文

他一生打了1次大胜仗,却影响了魏蜀吴三国的命运

2019/3/23 17:33:44 来源:互联网 编辑:匿名

今天我们来聊聊五虎上将中的首席虎将关羽。当然在正史上是不存在五虎上将这个说法的,为了通俗易懂方便起见,如此一说,看官朋友切莫误会是说演义。我们谈的仍然是正史。

因为演义所造成的艺术影响,关羽已经不单纯是一位武将,而成了一个位具有信仰意义的神。但是我们如果想了解历史真相,就必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。在史载中,关羽仅仅只是三国时期众多武将中的一位。如果论战功,关羽的战功也不是最突出的,论武力,关羽也不是最强的。比如他一生真正也只杀了1个名将,打了1次大胜仗,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关羽,关羽虽然各方面都不是最强,但是他却影响了魏蜀吴三国的命运。今天我们就着重来看看关羽的这两个“1”。

第一个“1”:关羽阵斩1名将。

此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曹操派刘备去截杀袁术,但刘备在击败袁术后,却趁机杀掉徐州的刺史车胄,自己独立了。恰逢袁绍攻曹,曹操怕刘备在后面捣乱,于是率兵先击刘备,结果刘备兵败逃窜了,而关羽孤城难守,又没有退路,被迫投降。

当然关羽投降也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曹操爱惜关羽是位壮士。可惜的是,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,这汉当然是指刘备,并非汉献帝所代表的汉。尽管如此,曹操依然爱才如命,对关羽还是加以重用。

在袁绍派兵攻打白马,负责白马防御的是东郡太守刘延。因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所以袁绍派出的都是数一数二的良将,比如颜良、淳于琼。颜良此人武力到底怎么样,带兵到底怎么样,具体都不得而知,只能在别处间接知道他在袁绍统一河北的过程中也是立功不少的,另外通过孔融和荀彧对颜良的评价来看,其勇冠三军基本都是认可的,但荀彧却另外指出了颜良不过是有勇无谋之将。总之,颜良在白马的表现,是令人大跌眼镜。


面对颜良所统的大军,曹操方面也是颇有对策的,最关键的是曹操采取了荀攸的声东击西之策,结果搞得颜良很被动,曹操亲提大军来到时,颜良非常惊慌,仓促迎战。其实这也是颜良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。

在这样的前提下,我们才看到了那个历史瞬间:即和张辽同为先锋的关羽,见颜良在麾盖下,乃拍马而去,把颜良给杀掉了。颜良的部队遂败,白马之围也就解了。可是,在这里,有一个疑点,那就是关羽凭什么如此轻易地阵斩了颜良呢?难道颜良真的如此不堪?颜良的部队当时在干什么?难道关羽如此明显的一个入侵者,都看不到吗?笔者认为,当时颜良的部队应该是处于和曹军作战状态,只有两军交战中,关羽才有机会趁乱斩颜良,实现颜良的部队和颜良都没有丝毫的觉察和防备。因此,后世一般都把关羽斩颜良看作是袭杀,即偷袭。

不管怎样,关羽凭借此斩将成绩,在三国出了名,走到哪都是粉丝成群,对其十分膜拜,就算是千年后的今天,提起关羽,人们也都是张口“斩颜良”。

第二个“1”:关羽打了一次大胜仗。

白马斩将后,关羽就离开了厚待他的曹操,回到了刘备身边。论说忠义如此,三国无人可及了。不过关羽跟着刘备,一直是处于东奔西逃的状态,因此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成绩可以拿出来吹嘘。直到刘备入川,留关羽镇守荆州,关羽发动樊城之战,关羽才总算有一个可以拿出手的统兵作战的成绩。

此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,刘备入川,得益州,继而攻汉中。汉中原本是张鲁的地盘,结果被曹操击破,张鲁投降曹操,可是曹操得汉中后,就撤军了,因为曹操担心东吴对其不利。曹操离开的时候,给汉中安排了一位名将,即夏侯渊。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,时间还是挺长的,从公元217年,到公元219年的5月,差不多长达两年时间。结果当然是刘备胜,称汉中王,关羽被封为前将军,可以自由掌控或决断荆州的军务大事。

汉中之战,对于曹操和刘备双方损耗都极大。或许是这个原因,在关羽看来,在曹操新败的伤口上再来一刀,是个极好的时机。于是到汉中之战结束仅两个月,即公元219年的7月,关羽就对曹操所控制的樊城地区发动了进攻。不过曹操关羽发动这次战事虽然看似时机不错,但是困难依然重重。曹操在樊城战区的镇守大将是曹仁,此人是位名将,能战能守,很是厉害。关羽的进攻并不顺利。

此外,曹操接到军报后,就赶紧调兵遣将前往支援樊城前线。曹操派出的第一波援军是于禁和庞德统领的七军。于禁和庞德的援军初到时,扎营布阵,和关羽对垒,这期间关羽甚至还被庞德射伤。从当时的情势来看,关羽没什么绝对的胜算。

但是人算不如天算,到了公元219年的八月,上天厚待关羽的时刻来临了:天下起了连绵不绝的大雨,导致汉水暴涨,冲毁路面,于禁庞德的部队连扎营的地方都失去了。而关羽方面则不存在这个问题,关羽本身就是一个杰出的水军将领,加上荆州本身就有极好的水军建设,舟船之物都是早已预备。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:于禁和庞德部队被水淹,而关羽的水军则乘船出战,于禁率众投降,庞德死战被俘。


关羽因此战,威震华夏。但是关羽也因此战,而引发了第三方势力东吴的警惕之心。或者说,关羽此战其实是破坏了魏蜀吴三国或三方势力的相互制衡关系。早在赤壁之战后,鲁肃一再提出联刘抗曹,其目的是用一个稳定的三足鼎立之势,让东 吴在自保的基础上,仍然能得以发展。可是这个联盟,虽然前期看似稳固,但不过是没有遇到大的利益纠葛。

比如此时,东吴虽然和刘备联盟,但不过是想利用,并不想让其发展太壮大。可是刘备在得益州和汉中后,已经超过了东吴所能忍受的底线。若在此时,刘备能够稍微放缓开拓的步伐,至少让关羽别随便出击,那么东吴方面也难以找到机会染指荆州。可是结果,刘备没有下这道命令,关羽就放开手脚想玩一把大的。但关羽只看到了自家的利益,却忽略了背后东吴这只黄雀的心情。

看着亦敌亦友的盟友如此发展,而自己则干坐着只能看,东吴心里本就不是滋味,偏这时候,关羽又来了一个威震华夏,东吴越发不能忍受了。恰逢曹操来使,谈谋荆州的事。东吴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?

于是,东吴就干脆接受曹操的建议,和曹操联盟,暗地里抛弃了刘备这个盟友,趁着关羽不防备,出兵荆州,而且迅速得手。东吴的出手,缓解了曹操的压力,而曹操同时也派有第二波援军,即徐晃。关羽在曹操和东吴的夹击之下,最终迅速转为惨败。结果到了临沮,被东吴的兵俘虏,紧接着又被孙权下令杀掉。一代名将关羽,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
结语:三国之中,因一人之力对魏蜀吴三国都产生直接影响的人物,恐非关羽莫属。关羽发动一场战事,几乎是揪扯着魏蜀吴三方的神经。关羽本身的兵锋是直指曹操的,但关羽兵锋太盛,引发了曹操和东吴双方的担心,于是,东吴弃刘,改联盟曹操,这就等于三国之间又洗了一次牌。洗牌的结果是关羽兵败,刘备方面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,而曹操守住了自己的战略要地,东吴夺得了一个战略要地。

这是当时最实际的表现,不过关羽这个事件比较复杂。东吴得刘备所占据的部分荆州要地后,还杀掉了关羽。东吴这个行为,夺城池杀兄弟,引发了刘备的仇恨,故而又引发刘备发动夷陵之战。而夷陵之战的结果是蜀国再败,还捎带死了刘备,东吴再胜一局。至此,刘备之蜀经历此两场战事,基本已无力再图什么天下了。而东吴因两场战事,稳固了自己的势力。曹魏方面,也暂时无力图霸天下,不能吞东吴。


此外,东吴和蜀汉的联盟,也因关羽变得更加不堪一击,或者在关羽打破了三足利益鼎立均势之后,魏蜀吴三国的盟友关系性质也彻底改变,不再是固定的吴蜀联盟对抗曹魏,而成了随着利益平衡倾斜程度而不断改变的联盟关系,而这种关系因后期利益的凸显,变得不再牢靠。

  • 幽默搞笑
  • 预测未来
  • 离奇事件
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提供任何保证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.
COPYRIGHT © 2014-2024 591.info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广告合作联系邮箱:591info@2980.com. 版权所有 591资讯